收藏本站 · ENGLISH

世界读书日,晒晒你的读书笔记(二)

阅读数:3668 更新时间:2015-04-24

向死而生
七3班  樊书涵
    当我一个人做到了只剩下回忆来充斥繁杂的思维时,一切又骤然平静,耳边又回荡着《我与地坛》中一句句能够窥探我内心的话语。我不会忘记在那被霓虹灯勾勒的天际,我一个人在雨中沉思为什么要抛弃闲适,去选择外总;不会忘记在残阳的斜射下,一个渺小的背影向地平线驰去,回忆着往昔的友谊与快乐;不会忘记我也曾对着满天的繁星抱怨命运的不公。不过,那天,我读懂了《我与地坛》,读懂了史铁生,也读懂了我自己。

    当他第一次拖着孤寂的心灵来到这地坛时,我想在他眼前的只是对命运的的仇恨,面对命运的这场谋杀,他来不及躲闪,也无力去反抗。他去了太多,在仇恨的控制下,他浪费了太多亲情,太多来自他母亲的爱,也失去了青春。不过,在地坛那段日子里,他想明白了许多,也遇见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寻常却发人深省的人物。那被作为政治牺牲品的长跑家;那少女,被无情地同时“赐予”了漂亮与弱智;还有那个怀揣唱歌梦想的小伙子。至于那生与死,早已让他洞悉,如此一个精神勇者竟报着活下去试试的心态,死,在他眼中仿佛早已不存在了,既然活下去就是白赚,那死只不过是一种必然。不过,我想,当他决定活下去试试的时候,其实他已经活得最棒,活得最好,活得最完美了。在他的生活中,没有了忧虑,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,也没有了对命运的抱怨。

    史铁生是面镜子,照出了我自己,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抱怨什么,也没有必要去怀念过去,恐惧当下。其实精神远不用那么壮烈,那么坚强,平静地面对一切,像史铁生一样向死而生,当你没有什么痛苦好在乎时,其实你正在活得更漂亮!



留住那目光
七3班 张畅
    早晨上学的时候,听见妈妈在背后叮嘱我骑车慢些,我含糊地点点头,淡淡应下。骑出去四五步远,我下意识地回头一望,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地,妈妈还站在原地,她一直望向我的目光是那么专注,我忽然感觉迎面吹来的寒风都变成了暖流,那一刻,我泪流满面。

    我又向前骑了一二十米,余光中还有她目送的身影——好像她就理所当然地站在那里看着我的背影消失一样。只是不知道,以往我没有回头时,那眼神会不会平添几分落寞。我的脑海中突然闪出一句话来:“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

    龙应台《目送》里所写,你是不是也从上幼儿园时对父母恋恋不舍的小眼神,到渐渐长大,背着行囊到远方时的不回头,再到偶然回头,却发现父母一直在你的背后,用目光陪伴你渐行渐远……也许你有一丝愧疚,想给他们一个拥抱时,却感觉有些生疏,有些不好意思?

    此刻,我暗暗告诫自己,虽然成长的规律不可逆转,但我绝不能让自己也混同众人,让妈妈那孤独落寞的目光送别我的背影而无所回应,我要留住那目光,留住那爱的暖流。一个人会慢慢长大,也会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走向独立。但这并不意味着,你和父母的心理距离也要一点点变远。真正的独立,并不是非得一个人头也不回潇洒地离开,而应该是对爱的回应,更是爱的付出。

    所以,现在请给目送你的人一个拥抱吧,虽然这改变不了你终将相背而行的结局,但你不觉得,这小小的回眸,微不足道的拥抱,有可能正是让他们渐渐适应你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的时候,心里那点暖暖的回忆?还有可能正是他们睡梦中嘴边抹不去的笑意吗?

    傍晚我回到家,和妈妈四目相对的那一刻,我扑上去搂主了她,紧紧地,好像一松手,她就会跑掉一样。“妈妈,谢谢你一直陪伴着我。”我说得很坚决,没有丝毫犹豫,因为我想留住妈妈那慈爱的目光。我相信这转瞬即逝的目光会永远地印在我的心里……



《西游记》读后感
七4班 轩子宜  
    说起四大名著之一的《西游记》,以前看电视剧,就觉得它不但老少皆宜,而且故事情节曲折离奇,特别扣人心弦。于是在电视剧的影响下,我又认真地品读了这部书,我发现,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无穷无尽的文字魅力,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与启迪。

    《西游记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孙悟空、猪八戒和沙和尚徒弟三人竭尽全力保护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,漫漫长途中师徒曾有过退缩,也曾多次被妖怪要挟,但是他们凭借着高强的武艺,智慧的头脑和永不言弃的精神降服了白骨精、牛魔王等各种妖魔鬼怪,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,终于取得真经,修成正果。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让人看得时而胆战心惊,时而开怀大笑,每次有惊无险的降妖过程更令我拍手称快,暗自叫好,对这本书更加爱不释手了。

    读完《西游记》,师徒四人鲜明的性格对比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:心慈手软、优柔寡断、矢志不渝的唐僧,好吃懒做、自私自利但不失可爱的八戒,忠心耿耿,任劳任怨,正直无私的沙僧……在这么多人物中,我独独喜欢神通广大、武艺高强、嫉恶如仇、拥有火眼金睛的“齐天大圣”孙悟空。

    虽然以前的悟空也曾骄傲自满,顽劣不堪,因大闹天宫犯下了滔天罪行,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。但是,当唐玄奘救出他收他做自己的徒弟时,他就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改变。他学会了善良:来到比丘国,救出了一千个孩童;来到久旱三年的凤仙郡,为那里的老百姓求来了珍贵的雨水;路过狮驼岭,靠自己的本领完全可以打死大魔王和二魔王,却饶了他们一命,只是让他们送师父师弟平安渡过狮驼岭。他学会了承担:当他怒毁人参果树后 ,镇元子要鞭打他们师徒四人时,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,为的就是不让师父师弟受到伤害。他学会了包容:当他用火眼金睛识别出变幻了摸样的妖魔鬼怪时,他劝诫唐僧不要相信这些妖怪时,唐僧总是误会他,但每次还是它费尽周折把师父从妖怪的手里救走。纵使他三打白骨精后被师父赶走,最后又是他救出变成老虎的唐僧时,它也丝毫没有斤斤计较,反倒满心欢喜地回到师父身边。除了善良、承担与包容,他还学会了坚持不放弃:当师父因误解他赶他走时,忠心耿耿的他总是苦苦哀求让自己留下来,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帮师父尽快地取得真经。尽管他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,还会遇到很多妖魔鬼怪,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,反倒下定了决心去帮助师父除掉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障碍。我想,孙悟空正是通过自己神通广大,本领高强的一面和有情有义、豁达善良的一面感染了我的内心。

    其实,在这西天取经的路上,师徒四人的感情不仅日益加深,而且他们都在渐渐成长。他们学会了包容,学会了理解,学会了善良,学会了承担,更学会了坚持。这些都是他们很珍贵的收获、而通过读这部书,我也跟着他们学到了这些东西,我的心灵也在渐渐成长……
 

文档预览关闭